咨询热线

0571-85368879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从样本前处理到结果输出,一步步玩转微生物质谱鉴定系统

从样本前处理到结果输出,一步步玩转微生物质谱鉴定系统

更新时间:2025-09-22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5
   微生物质谱鉴定系统凭借快速、精准的优势,已成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核心设备。掌握从样本前处理到结果输出的全流程操作,是确保鉴定准确性的关键。以下从三个核心环节,详解系统操作要点。
 
  一、样本前处理:奠定鉴定基础
 
  样本前处理直接影响质谱峰图质量,需严格遵循“纯化-灭活-点样”三步法。对于临床样本,如痰液、尿液,需先通过培养基培养获得纯菌落,挑取直径1-2mm的单菌落置于离心管中;若为阳性血培养瓶,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,去除残留培养基成分。接着加入500μL70%乙醇灭活,涡旋振荡30秒后离心5分钟,弃上清液。随后加入10μL甲酸裂解细菌细胞壁,再加入10μL乙腈混匀,再次离心后取上清液,即为待检测样本。操作时需注意,乙醇灭活时间不可超过10分钟,避免蛋白质过度变性;甲酸与乙腈比例需精准控制,确保细菌蛋白充分提取。
 

 

  二、系统操作:精准控制参数
 
  将处理好的样本取1μL点样于靶板上,室温晾干后加入1μL基质溶液(如α-氰基-4-羟基肉桂酸),再次晾干后放入质谱仪。打开控制软件,设置检测参数:离子源温度设为200℃,加速电压20kV,质量扫描范围2000-20000Da,每个样本累计扫描200次。启动检测后,软件自动采集离子信号并转化为质谱图。此环节需关注靶板清洁度,每次使用后用甲醇擦拭,避免交叉污染;若出现峰图信号弱的情况,需检查基质溶液是否过期,或样本点样量是否充足。
 
  三、结果输出与解读:科学判断微生物种类
 
  检测完成后,软件会将样本质谱图与数据库中的标准菌株图谱进行比对,输出相似度分值与推荐菌种。当相似度分值≥2.0时,鉴定结果为“高度可信”,可直接报告;分值在1.7-2.0之间时,需结合菌落形态、生化反应进一步验证;分值<1.7时,需重新进行样本前处理与检测。此外,对于少见菌种或数据库中未收录的菌株,需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确认,确保结果准确性。
 
  掌握微生物质谱鉴定系统的全流程操作,不仅能提升检测效率,更能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。在实际操作中,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,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质量控制,不断提升操作技能,确保每一份检测结果都精准可靠。
联系方式

邮箱:https://www.noteliu.com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金家渡南路4号2号楼4楼K16室

咨询热线

0571-85368879

(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)

在线咨询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移动端浏览

Copyright©2025 kaiyun开云官方网站-开云kaiyun(中国)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1033800号-1    sitemap.xml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